据新华社消息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日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他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在2015年底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已明确要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改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高起点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引导产业优化布局和分工协作。
同在2015年底,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工作的指导意见》,表明《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即将出台。据有关方面透露,规划纲要也将绿色发展放到了第一位。
习近平强调,千百年来,长江流域以水为纽带,连接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形成经济社会大系统,今天仍然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江流域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综合实力快速提升,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长江和长江经济带的地位和作用,说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的尊重。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习近平强调(建设思路)如下:
●要把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项目的优先选项。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抓长江生态保护。在生态环境容量上过紧日子的前提下,正确处理防洪、通航、发电的矛盾,自觉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益。
●增强系统思维,统筹各地改革发展。长江经济带作为流域经济,涉及水、路、港、岸、产、城和生物、湿地、环境等多方面,是一个整体,必须全面把握、统筹谋划。促进长江经济带实现上中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合作,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协调发展带。
●优化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布局,坚持大中小结合、东中西联动,依托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这三大城市群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建立统筹协调、规划引领、市场运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要更好发挥统领作用。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统一市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这是已经明确的方向和重点,要用“快思维”、做加法。而科学利用水资源、优化产业布局、统筹港口岸线资源和安排一些重大投资项目,如果一时看不透,或者认识不统一,则要用“慢思维”,有时就要做减法。对一些二选一甚至多选一的“两难”、“多难”问题,要科学论证,比较选优。对不能做的事情,要列出负面清单。市场、开放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组长张高丽出席座谈会并表示,今年是长江经济带发展全面推进之年,要把改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作为最紧迫而重大的任务,加强流域生态系统修复和环境综合治理,大力构建绿色生态廊道。
把长江黄金水道作为重要依托,抓好航道畅通、枢纽互通、江海联通、关检直通,高起点高水平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把引导产业优化布局作为协调协同发展重点,坚持创新发展,着力建设现代产业走廊。把推动新型城镇化作为重要抓手,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把改革开放作为根本依靠,加强与“一带一路”战略衔接互动,培育全方位对外开放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