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成果 -> 课题研究 -> 正文

山西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发布日期:2022年04月18日 17:20     点击量: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要求

(一)研究背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我国科学总结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的实践经验、适应新的形势和发展要求提出来的重大政策举措。当前,新一轮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表现出三大趋势。一是数字化,数字化大举提高了两化融合的实现效率,大量丰富了两化融合的具体模式,大幅减小了两化融合的转型成本。二是智能化,深度学习算法、海量大数据和高性能计算为两化融合的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三是网络化,万物互联的加快普及为两化融合提供了崭新形态。新一轮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引发经济社会出现新的变化,传统生产资料地位受到削弱,大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规模经济规律发生新变化,生产方式呈现新特点,多领域融合发展成为新特征,新一轮信息化和工业化引发的产业革命大大促进了制造业的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绿色化和服务化。新一轮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也引发企业出现新的变革,包括生产方式高度智能化、客户关系长期服务化、企业边界柔性模糊化、运行经营平台网络化、组织结构扁平化、开放创新系统化。

(二)研究意义转型升级是山西发展的第一要务,工业又是山西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信息技术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倍增器”,更是发展方式的“转换器”、产业升级的“助推器”,推进两化融合是山西实现传统工业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是山西提升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山西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山西省委楼阳生书记高度两化融合工作,他指出,要“着眼数字经济发展、智慧山西建设,在政府治理、公共服务和能源、物流、旅游、智能制造等领域,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扩大市场份额,重视信息安全”。深入研究山西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对策选择,有利于山西抓住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兴起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山西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实现现代化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三)研究要求课题发包方和承接方一致致力于实现以下课题研究目标:紧密围绕山西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作,深入研究山西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路径方法,为山西加快实现两化融合的产业发展道路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二、课题研究情况课题组在2019年10月中标后,迅速启动课题研究工作。11月初课题组正式成立,核心成员12人,其中8人具有正高级职称。11月下旬课题组经过多次研讨座谈,形成了课题的详细研究提纲,并开始搜集数据和资料。2020年1月14日至15日,课题组全部组长、副组长带队,赴山西进行实地调研,在省委政研室的协助下召开了有省直多个部门参加的座谈会,并到太原、晋中走访了多家企业。此后由于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后续的进一步调研计划未能继续实施。在新冠肺炎疫情最为严重的两个月里,课题组成员克服查找资料、协商交流等方面的巨大障碍,全力以赴进行课题研究和写作。为了更好地取长补短,课题组在北京大学之外吸收了若干有扎实研究基础的兄弟科研单位知名专家,采取分包形式,委托其以自身团队独立承担一些篇章的写作任务,同时,在写作中又统分结合,分工不分家,各章承担人广泛交流研讨,确保前后相互呼应,逻辑一贯,最后由课题组组长和副组长统稿。2020年4月,课题组完成并提交了报告初稿。此后,又进行了多次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现有研究成果。

Copyright ©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 京ICP备0506507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47 号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